湖北秭歸三峽庫區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概況,地震、活動斷層與郯廬斷裂帶江蘇段,工程建設中斷層避讓探討
作者:王倩
編輯:曹志成
來源:建筑工程學院
瀏覽量:
時間:2022-05-23
講座一:湖北秭歸三峽庫區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概況
講座時間及會議號:2022年5月23日(周一)下午2:30-4:00,騰訊會議號:764-780-613
講座人:朱術云,男,1975年生,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在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從事地質工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各1項;負責和參與了多項煤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領域的橫向科研課題;以第一作者發表科技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10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發明專利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教學論文10篇,曾獲中國礦業大學百佳本科教學教師和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工程學報等期刊審稿人。
主持人:劉相如。
講座二:地震、活動斷層與郯廬斷裂帶江蘇段
講座時間及會議號:2022年5月24日(周二)下午2:30-4:00,騰訊會議號805-607-836
講座人:張鵬,男,1981年生,理學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97年起,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進行本、碩、博學習,并于2007年獲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2007年至2015年,任職于江蘇省地震局;2016年至今,任職于南京工業大學交通學院,研究方向為活動構造及地震安全性評價。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郯廬斷裂帶江蘇段第四紀活動特征研究”和財政部專項課題“我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郯廬斷裂帶南段活動性鑒定”,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曾主持橫向項目“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及新建沿江鐵路主要斷層活動性評價”、“鎮江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等。任江蘇省地質學會基礎地質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地震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在地質學報、地震地質、高校地質學報、Acta Geologica Sinica等期刊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
主持人:余騰。
講座三:工程建設中斷層避讓探討
講座時間及會議號:2022年5月24日(周二)下午4:00-5:30, 騰訊會議號805-607-836
講座人:朱紅,男,1965年生,1987年本科畢業于南京大學地質系,宿遷市地震服務中心監測預警處處長、省地震學會理事、省地震局科技委委員。長期從事地震監測、地震災害防御和地震應急救援工作。先后組織完成了“宿遷市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宿遷市城市規劃區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宿遷市地震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系統”、“宿遷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宿遷地震臺擴建”、“宿遷市斷層氣觀測臺網建設”等多項重點項目,發表論文10余篇,獲中國地震局科技獎三等獎1項,省地震局科技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主持人:余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