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
中國文化的詩性品格和藝術精神
二、時間
2022年5月30日上午8:30開始
三、地點(形式)
線下:宿遷學院求索樓報告廳
線上:騰訊會議(會議號:641 857 555)
四、特邀專家(依主講順序排序)
韓子勇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傅道彬全國政協委員、原黑龍江省文聯主席,現哈爾濱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政府注冊社團“文圖學會”創始人兼榮譽主席
王一川原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王兆鵬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
木齋原吉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
張凌浩南京藝術學院校長,江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
五、學術報告(依主講順序排序)
場次 |
報告名稱 |
報告人 |
第一場 |
信息時代的偏遠寫作 |
韓子勇 |
第二場 |
中國文學的君子人格 |
傅道彬 |
第三場 |
東西兩本桃花源故事繪本的文圖學解讀 |
衣若芬 |
第四場 |
通向中國藝術心靈傳統 |
王一川 |
第五場 |
文學研究的可視化趨勢 |
王兆鵬 |
第六場 |
清商樂的興起與曹操的詩體探索 |
木齋 |
第七場 |
意義驅動的設計研究、創新與當代語境 |
張凌浩 |
六、專家簡介(依主講順序排序)

韓子勇,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新疆文化廳黨組書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國家藝術基金理事、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首任主任?,F為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理事會副理事長、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總協調人(長城組召集人)、水利部水利遺產評審委員。著有文化、文藝、文學類專著、文集、詩集、隨筆集、畫論等20余部?!段鞑浚浩h省份的文學寫作》一書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主編《黃河、長城、大運河、長征論綱》。策劃、出品、參與主創影視、舞臺藝術作品10余項,部分作品獲飛天獎、文華獎、全囯“五個一工程”等獎項。

傅道彬,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哈爾濱師范大學副校長、黑龍江省文聯主席?,F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黑龍江省文學學會會長、黑龍江省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多項,著有《“六經”文學論》《詩可以觀——禮樂文化與周代詩學精神》《晚唐鐘聲》《詩外詩論箋》《中國生殖崇拜文化論》《歌者的樂園》《中國文學的文化批評》《文而化之》《文學是什么》《歌者的悲歡》等學術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新華文摘》等發表論文百余篇。曾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等。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人員。

衣若芬,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F任新加坡政府注冊社團“文圖學會”創始人兼榮譽主席、中國蘇軾學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編委、韓國東方文學比較研究會國際理事、全球文化內容學會國際理事。曾于美國斯坦福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日本國立奈良女子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等校講學授課。中國中央電視臺大型人文記錄片《蘇東坡》海外講述人。文學創作榮獲臺灣大學新詩獎、臺灣文學館好書獎。學術研究榮獲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吳大猷先生學術成就獎、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出版獎助。教學榮獲新加坡總統親自頒發南洋理工大學許文輝學術獎。研究領域為文圖學、蘇軾研究、東亞漢文學與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史藝術等。出版學術著作11部,主編及合編論著10部,小說和散文創作16部,發表論文160余篇。代表著作《春光秋波:看見文圖學》《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陪你去看蘇東坡》《書藝東坡》《南洋風華:藝文.廣告.跨界新加坡》等,多次獲評《聯合早報》十大年度好書、美術史十大好書等。

王一川,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暨文學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萬人計劃”教學名師?,F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主要領域為文藝理論、藝術理論、美學、影視批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文藝發展史與文藝高峰研究”。著有《修辭論美學》《藝術公賞力》《跨文化藝術美》《意義的瞬間生成》《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審美體驗論》等學術著作30余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爭鳴》等期刊發表論文300余篇。主編高校教材《文學理論》《大學美育》《美學原理》《藝術學原理》《文學概論》等多部。

王兆鵬,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學二級教授。1987年師從唐圭璋先生研治詞學,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湖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等。著有《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唐宋詞史論》《全唐五代詞》《詞學史料學》《兩宋詞人叢考》《詞學研究方法十講》《宋代文學傳播方式探原》《王兆鵬說宋詞》等學術專著2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期刊發表論文30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項、一般項目5項。多次獲教育部、湖北省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連續三屆獲夏承燾詞學獎一等獎。主持開發的唐宋文學編年地圖,引起廣泛關注。

木齋,吉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揚州大學特聘教授,廣東財經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榮譽研究員,臺灣中山大學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教授,美國休斯頓大學亞美文化中心高級研究員,韓國全南大學邀請教授?,F為世界漢學研究會(澳門注冊)會長、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陶淵明研究會副會長、東北蘇軾研究會會長、中國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歐陽修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教育部、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多項。著有《先秦文學演變史》《曹植甄后傳》《讀懂紅樓夢》《宋詞體演變史》《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曲詞發生史》等學術著作30余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

張凌浩,南京藝術學院校長、二級教授(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原江南大學副校長、至善特聘教授?,F任教育部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邀副會長、江蘇省督學等學術職務。擔任中國輕工業工業設計重點實驗室(江南大學)主任。近十年來,致力于中國產品設計戰略與方法、系統創新與體驗設計等教育、研究與實踐,將系統性設計思維積極應用到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產品創新、服務生態、設計教育、經典國貨轉型等多個領域。具有豐富的設計實踐、管理和研究經驗,掌握國際前沿的設計理念和創新方法,并發起全球CUMULUS-2018、“為轉型而設計”國際會議等重要學術活動。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18)、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2021)、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2020)等。獲首屆中國工業設計十佳教育工作者、中國設計產業100強——十佳設計推動人物等榮譽稱號。